<div id="ggyws"></div>
<div id="ggyws"></div>
<small id="ggyws"><div id="ggyws"></div></small>
<small id="ggyws"><div id="ggyws"></div></small>

頁面版權所有 汝州市朱法喜汝瓷開發有限公司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洛陽  豫ICP備16007740號

新聞中心

 

地址:河南省汝州市東環路南段
手機:13937539288  郵編:467599

 

朱法喜大師

 

聯系我們

 

作品欣賞

汝瓷架起友誼與合作的橋梁

瀏覽量

  滔滔東流的汝河水,滋潤著兩岸肥沃的土地,養育著勤勞、善良、勇敢、智慧的汝州人。汝州這塊人杰地靈的好地方,古往今來出現過無數仁人志士、能工巧匠、忠良賢達。汝瓷,就是汝州人獻給世人的瑰寶。

  早在一千多年前,中國的瓷器便揚名四海,汝窯更是其中的一支瑰麗奇葩。自唐代以來,隨著青瓷技術日臻成熟,汝州逐漸成為我國北方的制瓷中心,汝河兩岸窯火連天,綿延近百里。至宋代,汝窯以其精良的制作工藝,極高的文化品位,高雅的藝術風格和獨特的釉色、釉質受到宋時宮廷的寵愛,成為專為宮廷燒制御用瓷器的官窯。后由于宋金戰亂,汝窯被毀,技藝失傳,使這一民族瑰寶斷代八百余年。上世紀六七十年代,根據周恩來總理恢復五大名窯的指示,汝州汝窯藝人經過艱辛努力,使斷代八百余年的汝窯得以恢復和發展,并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。

  重續夢想打造當代官窯

  當今之世,汝瓷的生產和研發,是千帆競發,百舸爭流。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完善,汝州市汝瓷企業激流勇進、順勢而發、矗立潮頭,其產品已走向全國,走出國門。

  心胸有多大,天地就有多大。該市汝瓷企業一開始就把高起點、大格局,做足文化,做精工藝作為公司的發展方向。

  1953年6月,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指示下,汝州展開了汝瓷的系列研制工作。1956年老工人郭遂接受了試驗豆綠釉的任務,在原汝瓷廠領導班子的支持下,釉料研制取得突破,進入試燒階段。經過數百次的試燒和分析研究,通過多方學習,終于試制成功了汝瓷“豆綠釉”

  1958年,在孟祥泰、裴庭普、楊桂榮的共同參與下,研制出汝瓷大型透花盆等產品,陳列于北京人民大會堂,郭遂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并出席了全國群英會,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少奇、周恩來等的親切接見。1963年汝瓷開展大規模試驗生產,同年第一批汝瓷豆綠釉產品參加了全國古陶瓷博覽會。

  1988年4月,歷經四年360個配方和上千次的試燒,舉世矚目的一代瑰寶“汝官瓷天青釉”在孟玉松、朱文立、張大慶、李聚萬和輕工部高級工程師李國楨、原古陶瓷研究會會長馮先銘、故宮研究員李輝炳、耿寶昌等顧問的幫助下燒制成功,經輕工部陶瓷研究所和北京鋼鐵學院理化測試,各項指標符合技術標準。8月28日輕工部陶瓷研究所和河南省科委共同主持鑒定,一致認為試驗成功?!度嗣袢請蟆?、《文匯報》等全國16家報刊作了報導。1988年,汝州市利用該市得天獨厚的陶瓷原料和豐富的煤炭資源優勢,大力發展汝瓷生產,成立了汝州市汝瓷開發公司和汝瓷研究所,后又相繼建立了尚莊、馬窯、陵頭、騎嶺、803第三瓷廠、汝州鎮等17家瓷廠,從業人員2680人,年產汝瓷1620萬件,產值1963萬元。

  1998年以來,汝瓷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,一批民營汝瓷企業發展迅速,生產規模不斷擴大,逐步形成汝州市新的經濟優勢產業。為讓汝瓷走進千家萬戶,近年來,該市汝瓷企業還推出了系列茶具精品,以其上乘的審美智慧,在復古與創新間張馳有度,創意自如,呈現了珍藏汝瓷的煥然新生。手把貴妃壺、斗笠杯茶組,平安壺、花口杯茶組,喜鵲壺、葵口杯茶組,手把皇后壺、六棱杯等系列汝瓷茶具,其造型莊重大方,古樸典雅,其色澤青如天,面如玉,質美蘊蓄,青雅素凈。其釉色淡者如碧空萬里,謂之“天青”;淡白者如月輝閃耀,稱之“月白”。器表有魚鱗狀細小開片,釉中含有“寥若晨星”的稀疏氣泡,美輪美奐。復原五大國寶瓷在“色”、“形”、“神”等方面完全達到了國寶原品的藝術水準,完美再現了汝窯工藝絕倫、釉色變幻之精髓。系列茶具推出以來,深受消費者和收藏者青睞。

  以瓷為媒架起友誼橋梁

  隨著汝瓷知名度提升,汝州市汝瓷企業以其精湛的技藝,獨特的風格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,先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、香港《文匯報》確定為對外交往禮品,為汝瓷文化的傳播與交流,為汝瓷走出國門、走向世界,搭建了廣泛的平臺。

  2010年,該市充分利用上海世博會的大好時機,積極組織上海世博會汝瓷禮品評審活動,并邀請全國知名專家對參評作品進了嚴格的評審,最終從全市32家企業的102件參評作品中評選出20件獲獎作品,上海世博局為此曾專程到該市實地考察。

  1985年以來,日本、美國等國內外朋友不斷到汝州參觀、購買收藏汝窯產品,并給予汝瓷以極高的評價;全國著名書畫大師李苦禪先生帶病揮毫為汝瓷欣然命筆“天下博物館,無汝者,難稱盡善盡美也”;清末代皇帝胞弟、全國政協委員、故宮博物院歷史研究所的愛新覺羅、溥杰先生,為贊揚汝瓷留下了珍貴的詩篇。古陶瓷研究會會長馮先銘、葉喆民、故宮博物院耿寶昌研究員,輕工部高級工程師李國楨先生等國內知名專家、學者為謳歌汝瓷都題下了贊譽之詞,盛贊“青瓷之花,汝窯為魁”;中國著名作家李準為汝瓷題寫了:“清雅渾厚奪造化,珠光寶氣移人魄”……稱贊的背后,是汝瓷人不懈的努力。

  汝瓷研究成果得到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肯定,換取了許多榮譽和獎勵。汝瓷先后榮獲首屆國家輕工博覽會金獎,輕工部工藝美術“百花獎金獎”。汝瓷專家朱文立研制的汝官瓷曾經作為國禮,分別贈送給日本前首相小淵惠三,韓國前總統金大中,奧運會乒乓球冠軍鄧亞萍還將汝窯“八卦鼎”贈送給原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。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周年,汝瓷專家孟玉松研制選送的汝窯“國泰民安”大花瓶,被北京故宮博物院選中26件收藏。日本、美國及東南亞收藏家、陶瓷專家紛紛來汝參觀購買。一批汝瓷專家、藝師分別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。

  汝瓷已名揚海外,系列產品除銷往全國23個省市,還遠銷日本、新加坡、美國、加拿大、馬來西亞、新西蘭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,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,被世人贊譽為“縱有家財萬貫,不如汝瓷一件?!?/p>

  開拓創新,發展任重道遠

  汝瓷作為陶瓷文化百花苑中的一支奇葩,名列宋代五代名瓷前茅,但就目前汝瓷產業發展的狀況來看,仍有很多不足和困惑。

  汝瓷最初發展的多是仿古件,以尊、洗、瓶等為主,初期走這條仿古、復古之路是為了傳承中國汝瓷歷史文化,無疑是正確的。然而發展至今,如果還走以仿古件為主的狹窄路子,就會影響汝瓷做大做強。因此要想發展,汝瓷道路必須拓寬!

  汝瓷發展之路如何拓寬、從何拓寬?近年來汝瓷生產了一批精美的茶具、碟盤,銷售勢頭良好就是有力的證據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,人們對日常用品要求提高,生產一些中高檔的杯具、餐具、花盆、衛浴產品等等,以及仿制的器物都可以試一試,以追求市場需求變化為目標。汝瓷生產日用瓷器應當注重揚長避短、改進工藝、種類多樣,真正生產出來一些“新”的東西,以吸引客戶眼球;傳統汝瓷主要有天青、天藍、月白等釉色,雖然很美好,但是太單調了。不能認為僅有天青、天藍、月白才是汝瓷,要有大汝瓷的觀念和胸懷。跳出傳統局限,研發新釉色,如朱紅、翠綠等。高速發展的新汝瓷不應局限于傳統工藝配料、色澤??梢蕴剿鞫嘤陨Y合、有釉無釉結合等等,仿彩陶效果,增加變化……像這樣的不足和問題還有很多,在開拓創新的道路上,汝瓷發展還任重道遠。

  關山初度塵未洗,大江東去再揚帆。我們相信,在官窯精神的指引下,汝瓷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,汝瓷的未來一定會更加輝煌燦爛。

免费久久国产成人午夜AV影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