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是瓷器之國,自十七世紀以來,“china”一詞就是世界上瓷器的代名詞。在我國的宋代有汝、官、哥、定、鈞五大名瓷,而汝瓷位居之首,據《中國陶瓷史》記載:汝瓷把我國青瓷之美推到了極致,在青色釉方面,鐵的還原以至完成階段,在我國陶瓷發展史上是一個劃時代的里程碑;在陶瓷造型藝術方面,她不僅將漢唐以來,中國寫意手法推向新的高度,而且開啟了中國寫實造型藝術的先河,是中國陶瓷造型藝術“形神兼備”的典范之作。
汝窯創燒于北宋初年,自公元1086年成為宮廷用瓷。北宋末年,宋金戰亂,“靖康之變”后,汝窯自然窯空煙冷,燒造技藝失傳。一代名瓷,從興到衰,共約40年光景。宋代汝瓷傳世品不足百件,與商彝周鼎比價,彌足珍貴。明、清歷代仿燒不絕,均未成功。自古就有“縱有家財萬貫,不如汝瓷一片”的美譽。
汝窯特點胎質細膩,骨胎堅硬,釉色瑩潤,含水欲滴,釉帶斑斑小點,若津梨之皮,面隱細紋,似蟬翼,又像螃蟹爬過留下的痕跡,其支釘僅有芝麻大小,故素有“梨皮、蟹爪、芝麻花”之說。由于內有名貴瑪瑙入釉,形成特殊色澤,釉內氣泡周邊瑪瑙結晶體形成星光閃現,廖若星辰。其色天青,粉青,豆綠,翠綠,天藍等。美若天成,質如碧玉,色似晴天,美不勝收,被人們視若拱璧。既有“天青為貴,粉青為尚,豆綠為雅。天藍彌足珍貴”之贊譽,又有似玉非玉而勝似玉之美稱。它上承秘色瓷的精粹,下啟官窯之先河。汝瓷追求的是“天工與清新”的境界,它古樸、渾厚、天然樸拙,“落盡豪華見真淳”,柔麗靜雅,宛若處子,渾然天成。
汝窯承續了中華民族文化傳統。它有著道家“清靜無為”的精神內核,也有著儒家“中庸、和諧”的思想追求,這就是汝瓷文化的魅力,從古代影響到如今。